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特别强调“不急转弯”。
战胜困难的经验给了大家发展的信心。这份信心,并非静待“风平浪静”,而是敢于在“大风大浪”中闯出一番新天地。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今年经济发展成为舆论关注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焦点。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2021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2020年,我国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显著成绩。
作为影响“国家账本”的重要政策,财政政策历来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并表示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
“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容着墨颇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最终消费率接近55%,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我国在提振消费方面仍有较大空间。一方面,“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基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社会收入结构仍有待提高和优化;另一方面,如何更精准满足居民的差异化需求,对于将收入转变为消费极为关键。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金融业精准发力,多措并举稳企业保就业,在多方努力下,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发展逐季向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毋庸置疑,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顺利达成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奋战在金融业一线员工的努力。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并表示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作为影响“国家账本”的重要政策,财政政策历来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大受关注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具体落实呢?
“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容着墨颇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此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2021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一图读懂“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一图读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