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布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政策回顾与2022年披露现状分析》报告,大致勾勒出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披露实践的现状。
6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拓展至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随后,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发布相关办法规则。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修改〈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规定》),旨在规范内地投资者返程交易行为,对所谓“假外资”从严监管。
近期,中证指数官网发布了多个指数样本的半年定期调整方案,其中中证100指数的样本调整数量达到45只,是中证100指数自2006年发布以来样本调整比例最大的一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2年6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这一专门性、系统性司法文件为全国股转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履行自律监管职能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2022年即将行至年中,汇聚了4700多家上市公司的A股市场在这半年表现究竟如何?若单从指数上看,截至6月21日,上证指数今年以来下跌9%,沪深300指数下跌16%。这样的表现或许不尽如人意,不过,近1个月来,A股悲观情绪消退,指数振荡上行,北向资金呈现净买入状态,在海外市场普遍下跌的环境下走出“独立”行情。
证券行业百家券商2021年经营业绩榜单出炉。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根据各证券公司经审计数据,对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各项业务收入等38项指标进行了统计排名,于6月17日发布了2021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指标排名情况。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近期组织专家对资管行业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相应研究报告。
首批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品上市已满一年。肩负着盘活存量资产、降低杠杆率、丰富资产配置等诸多重要使命,一年来,公募REITs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底层资产范围不断扩大,项目落地速度不断加快。
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精耕细作、提高投资效率成为业内探讨的重点。相比投放不够精准、效果难以评估、资金难以滚动的传统财政补贴而言,政府引导基金通过聘用市场化基金管理机构触达优质项目,更有利于地方政府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
近日,高瓴宣布其首只人民币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完成首次关账,预计总规模逾40亿元,引发市场关注。据悉,此次募资得到众多高瓴现有有限合伙人(LP)的支持,同时还引入了地方引导基金、大型产业背景国有企业、专项母基金和多家金融机构。
2020年以来,预制菜颇受创投机构青睐,国内私募一级市场上发生了多起和预制菜相关的投融资事件,特别是在2021年,多家嗅觉敏锐的投资机构“闻香而动”,抢滩布局。比如珍味小梅园自2020年以来,先后获得来自零一创投、创新工场等私募机构的5笔投资;成立于2020年的烹烹袋,也在几个月前完成了Pre-A轮近千万元人民币融资。根据企查查数据,2013年至今,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其中,2020年至2021年是融资高峰期,2020年预制菜赛道共有12起融资,2021年至今共有12起。
今年以来,多家汽车企业加紧了对创业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行业的布局,以有限合伙人(LP)形式出资设立新基金。《金融时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长安汽车、华域汽车等多家车企均在年内发布公告称,拟出资或参与VC/PE基金。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者”,而粮食安全的前提之一是种业安全。种业,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其发展的关键是种质资源的创制和高效育种技术的应用。当前,基因编辑技术正助力我国种业更具竞争力。
最近,定位于“创新配方茶”的胶囊茶语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梅花创投,这也是该品牌自去年7月份获得由不二资本、三角资本投资的天使轮后的第三轮融资。胶囊茶语于2020年年底上线,凭借“妆食同源”的理念,选择能够瘦身、美白、控糖的原料配比,早期产品主要聚焦在18岁至35岁年轻女性。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是‘智慧的资本’‘耐心的资本’。”6月10日,在青岛举办的2022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陈春艳表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通过汇集资金开展专业投资,将长期资本匹配到有创新发展潜力的企业,深度参与企业从孵化到壮大的全链条,为企业提供优化发展战略、推荐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对接市场和政府资源等增值服务。陪伴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是企业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持了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转型、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互联互通”)即将迎来重要“升级”。6月28日晚间,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称,决定批准两地交易所正式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以下简称“ETF”)纳入互联互通,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将于7月4日开始。
6月28日,首批8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碳中和ETF”)正式获批,标志着市场将迎来首批真正的碳中和ETF。拿到批文的基金公司包括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大成基金8家。
2022年6月22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信息与数字化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柳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副总裁申江婴出席会议并致辞。
可转债暴涨暴跌或成为历史。为防止过度投机炒作、维护可转债市场平稳运行,6月17日,沪深交易所分别起草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交易细则》)。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可转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适当性通知》)。
刚刚过去的一周(6月13日至19日)是今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这期间,也迎来了以“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第10个“全国低碳日”(6月15日)。随着一系列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政策及措施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我国已然形成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强大合力。
6月28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清算所”)成功推出大宗商品现货清算业务(以下简称“清算通”)供应链金融服务。该服务是上海清算所立足金融基础设施本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的号召,落实人民银行关于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的要求,扎实服务央行履职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作为、开拓进取,在大宗商品领域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
4月25日,新三板上市公司九鼎集团发布公告,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金控集团”)联合东湖高新区和江汉区相关国资公司与九州证券控股股东九鼎集团签订协议,共同收购九州证券72.5%股权,其中武汉金控集团持股50%,成为控股股东,至此武汉金控集团控股了三家全国性金融机构。
翁杰明表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
上周三晚间,天山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重组事项获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无条件通过。A股史上第二大并购案正逐渐浮出水面。
6月22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新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业内人士表示,优化并购重组审核机制,有助于切实发挥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功能作用,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