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勤力作,蓑笠事春耕。芳菲四月,春光正盛,恰是春耕生产的好时节。旋耕机犁田翻地,无人机播种撒肥,插秧机走穴定苗,APP远程控温……踏入智慧农业时代,美丽乡村欣欣向荣,田间地头一派机械化作业新景象。
所谓普惠金融,国务院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方案中对其定义为: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不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必须牢牢守住,而且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也要扎实有序推进。为此,必须强化金融支持作用,拓宽农业农村投入渠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在“四稳四提”即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收入稳势头提后劲上花力气、下功夫、出成效,为稳定农民增收好势头、促进农民富裕富足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金融、普惠金融已成为新蓝海。我国农民人数接近5.6亿,拥有耕地19亿亩,农业总产值接近10.5万亿元,农资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元,拥有农机近2亿台,金融服务“三农”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3月,银保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新市民”送上的一份特别的“金融礼包”。近日,银保监会在《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中,又将“要求提高进城农民等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列为一项重要内容。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顿时,改革浪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相形之下,开放却举步维艰、难以启程。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华大地再一次掀起改革开放的热潮。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关键之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生产和春耕备耕,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全力做好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生产金融服务,围绕良种繁育、高标准农田建设、春耕备耕、农机装备、粮食流通收储加工等全产业链制定差异化支持措施。
如何从金融供需两侧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如何提高重点群体的风险防范意识?又如何压实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在畅通事后维权渠道的同时强化事前风险教育?在第281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山西银保监局局长尹江鳌、宁波银保监局局长覃刚、重庆银保监局局长蒋平纷纷介绍了一年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
近日,第282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迎来了三家“特别”的金融机构,它们分别是——中国四大AMC之一的中国信达、“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中再集团、以农业保险业务发端起家的中华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他们是如何发挥专业优势的?有着怎样独特的故事?中国信达党委书记、总裁张卫东,中再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庄乾志,中华保险党委副书记、总裁高兴华介绍了他们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效。
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党委扎实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取得积极成效,通过总结工作,推动学史明理再深化、学史增信再锤炼、学史崇德再提升、学史力行再出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砥砺奋进建新功。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总行提出,将着手打造专业核心、体系支撑、协同整合、科技助推、机制驱动、创新引领“六大能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切实将“六大能力”的科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为基层解决过河中“船”和“桥”的问题,探索正确工作方法巧干、实干,为基层发展提供高效服务支撑。
依托金融服务港湾,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主动担当作为,助企纾困解难,力保市场主体,积极开展政银企融资服务对接会,配套上线“1+5+N”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探索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新路径,不断将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
近年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引导湖南金融业不断加大绿色信贷资金投入,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湖湘新模式”,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迈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近年来,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立足辖区实际,紧扣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实施健全三项机制、聚焦三个核心、配套三大措施的“三三三”工作法,构建了以窗口指导为抓手,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考评激励为保障的基层央行履职架构,有效推动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自1981年国务院决定恢复国债发行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以来,中国国债市场在40余年间不断发展壮大。人民银行始终将做好国债发行管理与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并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于国债管理服务工作之中,精细做好国债发行管理工作。
金融宣传作为金融工作中的有效组成部分,对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金融政策方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发挥了引导舆论、鼓舞士气、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今年,是中国《金融时报》创刊35周年。1987年5月1日,《金融时报》在这个光荣的日子里诞生了!这是我国金融经济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界的喜事。此时,全党工作重点已经转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改革开放序幕全面拉开。这张报纸正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
虽然当前元宇宙仍处在发展初期,但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元宇宙或将为数字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来,银行业碳金融创新提速,多家银行不约而同地推出个人碳账户方案,助力社会生活方式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变。
设立金融法院是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每年3月,除了全国两会,最引各界瞩目的就是“3·15”。打着“顾客就是上帝”旗号的商家是否真正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眼花缭乱的新模式新业态下是否又暗藏“杀熟”等问题?而到了金融领域,包裹着糖衣的“馅饼”是否其实是容易踩空的“陷阱”?这些问题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作为国有大行,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播洒金融“及时雨”,有效缓解农户春耕资金周转难题,确保广大农户不误农时,农业生产有序开展。据统计,截至2022年3月22日,建行新疆区分行个人支农贷款投放达到7.37亿元,增速144%。投放额是去年同期的2.6倍,新增额是去年同期的3.37倍,惠农户数达15000余名。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为推动保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与服务新发展格局增添澎湃动力。对中小型保险企业而言,如何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数字化生态、挖掘数字化价值、构建数字化风控、打造数字化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战略与紧迫任务。
当前,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依照过去传统的经营模式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